当前位置:首页 >时尚 >快递“卷王”,上市暴跌! 卷王一路狂奔的快递极兔速递

快递“卷王”,上市暴跌! 卷王一路狂奔的快递极兔速递

2024-06-30 15:53:45 [百科] 来源:避面尹邢网

就在各平台双11热火朝天大战之际,卷王一路狂奔的快递极兔速递,悄悄上市了。上市

纵观极兔的暴跌IPO故事,无不显示一个“快”字:

快递“卷王”,上市暴跌! 卷王一路狂奔的快递极兔速递

从6月16日极兔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算起,卷王从申请到获批,快递仅用了三个多月的上市时间!

快递“卷王”,上市暴跌! 卷王一路狂奔的快递极兔速递

一家中国人在印尼创办的暴跌公司,成为东南亚快递“二哥”后回归中国,卷王迅速搅乱国内快递市场,快递短短3年间占据中国快递市场10.9%份额,上市并成为东南亚快递一哥。暴跌

快递“卷王”,上市暴跌! 卷王一路狂奔的快递极兔速递

极兔进入中国之后,卷王这只“疯狂的快递兔子”让市场重新洗牌。

刚抡完“三板斧”,上市就与三通一达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成立八年就上市,刷新了快递企业从创立到上市新的用时记录。

不过,因为要极速,单件价格过低导致企业入不敷出,企业负债率远高于同行。

配送时间长,弄丢收件人快递等问题,也是层出不穷,这也造就了其一直垫底的口碑和投诉不断。

总之,以快著称的极兔,进入2023年,却慢了下来,在核心市场中国区域的业务量增速,不及行业均值,警钟敲响。

一只疯狂奔跑的兔子“带伤”冲入资本市场,未来极兔还能继续狂奔多久呢?

01

港股今年市值最大的IPO来了!

10月27日,极兔速递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1519,上市公开发售价每股12港元,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35.28亿港元(超额配售权暂未行使),当日收盘市值1057.46亿港元。

此次上市,极兔也顺势创下了今年港交所所有上市公司中市值最高纪录。

截至2023年10月31日收盘,极兔跌1.17%报11.86港元/股,市值1045亿港元。

作为对比,深耕中国时效快递市场多年的京东物流,目前的市值是611.83亿港元。行业龙头顺丰的市值为1924亿元,中通市值1492亿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极兔从未在国内公开露面的创始人李杰依旧“神隐”,他没有出现在敲钟现场。

不过,他让台上的13个国家快递从业者展示了自己的快递全球化新故事,这也是极兔下一步尝试的方向。

字如其名,“极兔”的快速奔跑,让整个快递行业都深切的感到了严重的危机感!

极兔进入中国之前,中国快递市场格局近20年未变。

顺丰及三通一达(中通、申通、韵达)占据近80%市场份额,业内调侃说,快递界的富豪排行榜几乎就是桐庐县(三通一达创始人家乡)排行榜。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作为近年来快递行业最大搅局者,极兔曾用惊人的速度完成跃迁。

这是一条新鲶鱼搅动老势力的故事,某种意义上,极兔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出口转内销”典型案例。

02

极兔速递2015年成立于印度尼西亚,之后迅速拓展到东南亚其他六个国家,并于2020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其快递业务已经覆盖了全球13个国家。

2020年3月,极兔快递在中国正式起网;6月,日订单量破500万;10月,日订单量破1000万;2021年1月,日订单量正式突破2000万。

不得不说,极兔精准捕捉到了电商性价比市场的空隙,以8个月实现日单量近千万件的发展速度,迅速撬动了集中度极高的国内快递市场。

和拼多多的快速崛起一样,极兔快递崛起的秘诀也只有两个字——便宜!

快递行业公认,日均 2000 万单是一家全国性加盟制快递公司的盈亏平衡线。

单量做大,才能均摊成本,形成良性循环。

达成这一目标,中通、圆通、申通、韵达分别用了16年、18年、25年、19年,而极兔只花了一年半。

背靠大树好乘凉!

攻守之下,极兔选择利用资本实现其更高效的跳跃。

极兔速递成立至今已获得多家知名机构投资,其中腾讯、博裕资本、ATM Capital为极兔前三大机构股东。

完成发售后,极兔第一大股东为创始人李杰,持股比例为11.11%,同时拥有55.56%的投票权,为公司控股股东。此外,腾讯、博裕资本、ATM Capital、DI、高瓴、GLP、红杉、顺丰控股分别持股6.07%、5.88%、5.29%、2.99%、1.93%、1.92%、1.56%、1.48%。

在资本的加持下,这只从印尼跑进国内市场的“兔子”,如今已经成为国内巨头林立的快递行业的搅局者。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按2022年的包裹量计,极兔速递以22.5%的市场份额成为东南亚排名第一的快递运营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也名列前茅;

极兔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也名列前茅,按包裹量计,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10.9%。

03

极兔的第一次跳跃,是在2019年收购龙邦快递。

这一次收购,顺利帮助极兔拿到了中国快递业务经营许可。

在进入中国市场后,作为搅动国内快递市场的“鲶鱼”,极兔通过收购大力扩张市场份额,先于2021年以68亿元收购了百世集团的国内快递业务,今年5月,又以11.8亿元收购顺丰旗下的丰网速运,后者是顺丰在2020年成立的经济型快递业务。

几个数据也能印证极兔的这几笔收购的战略价值:

在中国市场中,极兔2020年借助区域代理模式已实现年处理包裹量20.84亿件。

招股书显示,在收购百世快递中国后,2022年极兔包裹处理能力猛增至120.26亿件,复合年增速达到140.2%。

据招股书,极兔2020年、2021年、2022年三年间极兔全球包裹量分别为32亿件、105亿件和146亿件。

而在过去五年间,按包裹量计算,中国快递市场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1.5%。

在需求的背后,极兔中国地区营收也从2020年的4.79亿美元,猛增至2022年的40.9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速度达到192.47%,贡献了公司近六成营收。

不过,在上市敲钟的风光下,外界也从极兔招股书所披露的业绩中,感知到了强烈的“流血上市”信号。

极兔速递2020年到2022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5.35亿美元、48.52亿美元、72.67亿美元;营收的同比增速分别为357.7%、216%和49.8%,复合年增长率为117.6%。

高速成长的代价是高额亏损。

在近三年收入总额逼近1000亿元人民币的背景下,极兔仍未实现盈利。

招股书显示,极兔2020年、2021年、2022年利润分别为-6.64亿美元、-61.92亿美元、15.73亿美元;经调整后分别亏损4.76亿美元、9.1亿美元、8亿美元。

高额亏损影响了极兔的估值。

据招股书,2022年2月,极兔估值一度涨至180亿美元;2023年5月,极兔完成D轮后,估值仅130亿美元——在一年多时间里缩水50亿美元。

04

2023年上半年,极兔盈利情况有所好转,营业收入达到40.3亿美元,同比增长18.5%;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经调整亏损2.64亿美元,同比收窄37%;毛利率转亏为盈至4.8%。

不过,一路狂奔的极兔也开始肉眼可见的慢了下来。

招股书显示,2020到2022年以及2023年前六个月,极兔的国内营收增速分别为355%、89%、12.4%,增长明显放缓。

2023年上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超600亿件,同比增速超17%,而极兔的国内包裹量同比增速为15.05%,低于行业均值。

烧钱扩张带来的常年亏损,超高负债率等,同样是极兔迫切想要甩掉的包袱。

从东南亚进入中国市场三年半,极兔累计亏损了34.0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48亿元。

极兔2023上半年190%的资产负债率也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虚假宣传、配送长期延误、快件丢失、客服售后服务欠缺”……在黑猫投诉上,关于极兔速递的投诉高达1.9万条!

服务行业最终比拼的还是态度和质量,极兔快递的发展已经够快了,当务之急,还是得尽快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

快递是件非常辛苦的生意,每单不到 1 元毛利的背后,是每年持续上百亿元的重资产投入。即便是行业经营效率最出色的公司,也很容易被外部逆风环境影响,基本没有护城河可言。

短时间内,极兔速递很难提升单票收入和压缩单票成本,也就难以打破盈利困境;

快递行业强调规模效益,要把成本做得够低,是极兔必须解决的难题。

接下来,快递业的竞争,进入三足鼎立的新阶段。

横向的业务拓展,出海,纵向的业务深入,培育供应链综合服务能力,成为行业接下来的两大新趋势。

极兔速递能跑多远,这取决于其融资能力和盈利能力。

因为极兔背负的,不仅是投资人的期望,更是整个市场的目光!

参考资料:

《极兔上市 敲响快递全球化之锣》,北京商报

《三年烧两百亿的极兔,撑得起千亿市值吗?》,豹变

《赶在双十一前上市!极兔速递打破行业上市最快纪录》,财联社

《极兔站上新牌桌:东南亚快递“一哥”如何卷动国内市场》,经济观察报

(责任编辑:焦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