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新三板分层:优中选优还是隔靴搔痒? 新板选优靴搔这意味着

新三板分层:优中选优还是隔靴搔痒? 新板选优靴搔这意味着

2024-06-30 17:42:42 [百科] 来源:避面尹邢网

新三板分层:优中选优还是新板选优靴搔隔靴搔痒?

5月27日晚,全国股转公司发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分层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分层管理办法》),分层自2016年6月27日起在全国股转系统(俗称“新三板”)正式实施。优中痒《分层管理办法》明确拟定三条标准,还隔将新三板企业分为基础层和创新层。新板选优靴搔

新三板分层:优中选优还是隔靴搔痒? 新板选优靴搔这意味着

这意味着,分层这一扩容至全国不足三年,优中痒即收获7000多家挂牌企业的还隔市场,被一分为二,新板选优靴搔正式进入创新层和基础层并驱的分层双层时代。

新三板分层:优中选优还是隔靴搔痒? 新板选优靴搔这意味着

884家新三板企业将有机会进入创新层

新三板分层:优中选优还是隔靴搔痒? 新板选优靴搔这意味着

本次分层方案主要涉及四大方面,优中痒一是还隔明确了创新层的准入标准;二是就申请挂牌公司进入创新层设置了标准;三是就创新层设置了维持标准;四是明确了挂牌公司的层级划分和调整机制。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新板选优靴搔符合标准一的分层共有426家企业、符合标准二的优中痒497家、符合标准三的有196家,三项去重共有909家。减去受到处分和政策不明确的25家企业,剩余的884家新三板企业将有机会进入创新层。

全国股转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市场分层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满足中小微企业的差异化需求,同时有效降低投资者的信息收集成本。市场分层不是将挂牌公司简单地分为“好与坏”、“优与次”,而是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具有不同市场需求的挂牌公司提供与其相适应的资本市场平台,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出监管要求和提供差异化服务,合理分配监管资源,给市场更多的选择空间。

分层后,全国股转公司将针对创新层和基础层挂牌公司采取差异化制度安排。挂牌公司无论处于哪个层次,全国股转公司都将做好市场服务,支持其规范发展。基础层的挂牌公司同样能获得与其发展阶段、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资本市场服务,同样能赢得成长空间。

对于此次分层管理办法,业界反应不一,基本上可以分为两派,正方认为新三板分层长期来讲是利好;反方则认为新三板的切肤之痛是“有价无市”, 分层制度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对于盘活整个市场的积极作用不大,等于隔靴搔痒。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普遍的共识是,分层制度将在短期内对A股造成一定的抽血和震荡。

正方:选出优等生盘活市场

著名经济学家、经济金融评论家余丰慧认为,新三板分层是一个分水岭,使得新三板能够切实完善市场功能,优秀企业更加快速高效、公开透明地呈现在投资者面前;劣质企业很快淡出投资者视线,成为鸡肋股。这种优胜劣汰机制倒逼即使是优秀企业也一刻不能松懈,否则就会遭遇投资者在市场用脚投票。

同时,分层管理其实是管理层替投资者提前做了作业,使得投资者分析和收集投资对象信息等成本大大降低,对投资者非常有益。分层管理有利于真正鼓励创新,鼓励价值投资。

对于A股来说,新三板上市企业转板积极性非常高,新三板分层管理后等于给A股严格把关,今后转板到A股的企业都是优秀企业,优质股票。这对A股绝对是长期利好,毋庸置疑。

此外,分层制度带来的好处还有激发整个市场的活力。证监会明确规定,私募等金融类机构挂牌新三板,但募资不得在二级市场买股票,这意味着九鼎、中科招商模式被否,也等于切断了A股在新三板的融资渠道;同时,新三板规定私募基金可以参与新三板做市,打破券商的垄断地位,增加了新三板资金的渠道。

股市大V 、趋势专家刀锋认为,就目前而言,利空更多是心理层面的:“预计在创新层设立后,投资者限制的放开以及交易和融资的便利可能带来对A股市场尤其是中小市值股票的资金分流,但这一过程可能是逐渐的。”刀锋认为,分层制度实施以后,做市券商、创投股、参股新三板创新层企业的A股上市公司三个板块将受益。

反方:分层不能解决切肤之痛

银库金融副总裁齐俊杰认为,新三板的分层制度依然没有解决新三板的切肤之痛,新三板最大的痛点是有市无价,新三板企业即使估值看起来很美,不能转换成资本。所以,新三板改革不能扩充投资者,分不分层都没用。

另外,目前我国新三板的进入门槛太高,对于投资者来说必须有500万身价,不像A股市场以散户为主,新三板的高准入门槛几乎拦截了9成9的投资者,这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流动性不足,光有市值没有财富。

本次出台的《分层管理办法》给创新层划定了标准,以其中一条为例: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年平均净利润不少于2000万元(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就平均净利润2000万元这个指标来说,甚至要高于主板,据券商中国的统计,以发布2015年报的412家上市公司为准,两市共有46家公司的全年净利润不足1500万元。

财经评论员、每经智库、经观智库专栏作家郭施亮也认为,大幅降低个人投资者的准入门槛,新三板分层才有意义,另外,郭施亮还表示,目前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不足、转板机制不够完善,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市场流动性优势得到发挥,结合市场交易机制的完善,才会进一步提升整个市场的定价能力,甚至从本质上提升市场的投资吸引力。

新三板分层制度无疑是国家盘活市场,激励创新创业的重要举措,符合市场经济优胜略汰的原则,即使对A股市场有短期的震荡,长期来说,对于净化整个市场无疑是利好,同时也应该看到,业内人士对新三板的期待更高,新三板市场的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对于企业来说,在新三板吃大锅饭的日子也将成为过去,将面临着更多的压力。

对企业来说,无论新三板如何分层,打铁还需自身硬,华峰资本创始人陈挺峰向中国证券报指出,新三板分层后,差异将会体现在“监管”和“服务”两个方面,对创新层公司而言,这显然也是一把“双刃剑”。“最终决定企业成败的并不是进入哪个层级。企业如果有核心竞争力,在任何市场、任何层级发展都不是问题。因此,企业发展的关键依然在于‘内功’,在于挂牌公司的核心运营能力和前瞻性。”

新三板分层条件

能够进入新三板创新层的“优等生”,到底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一起来看本次出台的分层具体标准: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分层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分层管理办法》)列出了新三板分层标准,三套标准分别代表盈利性、成长性和流动性。 标准一是针对盈利能力较强、相对成熟挂牌公司,标准二针对初创期、高速成长的中小企业,标准三满足商业模式新颖、创新创业型企业。

新三板分层:优中选优还是隔靴搔痒?

除了上述三套差异化准入标准,进入创新层的挂牌公司还需满足共同标准,包括公司治理、合法合规性以及交易或者融资要求。其中,交易融资共同标准为,最近12个月完成过股票发行融资且融资额累计不低于1000万元;或者最近60个可转让日实际成交天数占比不低于50%。

《分层方案》公开征求市场意见期间,全国股转公司共收到79份反馈意见,其中邮件76份,书面材料3份。从反馈情况看,绝大多数持肯定态度,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准入标准、维持标准、层级调整和具体操作细节等方面。

分析人士称,新三板分层的思路是受到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启发。1971年创建的纳斯达克最初只是收集、发布场外交易非上市股票的券商报价,1982和2006年,纳斯达克先后分层,按照逐次趋严的标准分为三层,为大家熟悉的苹果、谷歌、Facebook都是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新三板在线研究中心预计,新三板分层之后,或者还会经历一次纳斯达克般的升级。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责任编辑:百科)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