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时尚 >中国存储产业有望实现弯道超车,首次覆盖全产业链 但却必须高度依赖进口

中国存储产业有望实现弯道超车,首次覆盖全产业链 但却必须高度依赖进口

2024-06-27 05:04:19 [百科] 来源:避面尹邢网

中国存储产业有望实现弯道超车,中国首次覆盖全产业链

原创 作者:Barry 存储 中国虽然身为全球最大的存储产业超车半导体市场,但却必须高度依赖进口,有望业链以需求量最大的实现首次DRAM和NAND Flash芯片为例,九成以上都依靠国际大厂。弯道但这种局面有望很快被打破。覆盖

【51CTO.com原创稿件】DRAM内存从商用至今已经历经50年,全产NAND Flash闪存面世也已经有20多年,中国从最初的存储产业超车群雄并举演化到当前的寡头格局,从最初的有望业链群雄并举演化到当前主要由美日韩厂商形成的寡头格局。中国虽然身为全球***的实现首次半导体市场,但却必须高度依赖进口,弯道以需求量***的覆盖DRAM和NAND Flash芯片为例,九成以上都依靠国际大厂。全产

但这种局面有望很快被打破。中国半导体市场调查公司IC Insights日前发表预测,国际存储芯片市场的超级景气将于今年内结束,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公司将于今年底实现存储芯片量产。就在3月,紫光存储作为中国存储产业的新晋力量发布了全系列高性能闪存产品,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存储产业有望实现弯道超车,首次覆盖全产业链 但却必须高度依赖进口

定位于全面的闪存产品解决方案商

中国存储产业有望实现弯道超车,首次覆盖全产业链 但却必须高度依赖进口

作为整个紫光集团“从芯到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紫光存储将成为连接从芯到云的重要纽带。目前,紫光集团旗下包括紫光展锐、紫光国芯、三大芯片基地,以及新华三、紫光软件、紫光西部数据、紫光云数、其他云网公司等,而紫光存储就成为了连接存储晶圆一直到高端存储系统的中间环节,即存储模组。

中国存储产业有望实现弯道超车,首次覆盖全产业链 但却必须高度依赖进口

紫光集团联席总裁兼紫光存储科技有限公司CEO齐联在发布会上表示,紫光存储定位于一家全面的闪存产品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侧重于存储产品模组器件以及控制器的研发、制造、封装、测试、销售和服务。

控制器本身是SSD行业最核心的一个器件。紫光存储也有自己的独立控制器产品,进行控制器的研发设计。另外,也可以采用合作伙伴的控制器来推出各类标准化的存储产品,或者针对大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化的存储产品。

做国际巨头的平衡者,打造完整产业链

在存储行业,中国企业往往面临两个难题,一是规模不大,二是产品种类不全,往往集中在消费级的低端,或者是企业级某个很细分的产品领域和方向。

但目前,存储产业的上游产品技术完全掌握在少数几家海外巨头手中。紫光存储在成立的仅仅半年以来,通过自主研发+国际合作的方式,已经与英特尔、光宝等达成了战略合作,为紫光存储提供了从生产到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及解决方案。

通过这些方式,使得紫光存储成为了一站式方案提供商,未来也将与中国企业共同成长,打造中国存储产业完善的产业链,成为这些国际巨头的平衡者,这也将是中国存储芯片产业在不久的未来实现弯道超车的捷径。

[[222351]]

在具体产品布局上,紫光存储要实现从上到下,从低端到高端,从移动终端存储、PC笔记本电脑消费级存储,到数据中心云平台企业级存储,从eMMC、UFS到SATA到PCIe,实现全产业链条的覆盖。其中,集成3D NAND TLC的移动终端存储UFS2.1产品尚属我国企业***推出。

目前,长江存储已经完成了32层3D NAND存储芯片设计,提供了工程样片,2018年中试生产。因此,背靠紫光集团的强大资源优势,未来也将有自己的NAND资源。

在谈及竞争优势时,齐联表示,在保证同等性能和质量的前提下,未来性价比将是与竞争对手相比的***优势。同时,作为一家本地化企业,也会更加贴近国内的大客户。由于很多产品是基于大客户需求定制化的,因此在开发阶段和售后服务与客户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海外友商在时间效率以及成本一定会高于本土企业。

从2016年到2017年底,由于内存缺货造成的价格上涨给市场造成了很大影响。有分析师表示,随着中国企业在存储市场的涉足,也将会从货源和价格上得到保障。

AI等新技术***存储需求持续增长

存储产业作为信息电子行业的细分领域,拥有着无比巨大的体量和持续的高速成长性。在移动端方面,移动设备的存储容量越来越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家电甚至是汽车都对eMMC和UFS都有着强烈的需求。消费级主要是PC、笔记本以及DIY市场等。

企业级和数据中心使用的SSD,主要是供服务器厂商来使用,另外互联网企业也成为了高速增长的市场。相比于以往的互联网应用和IT的系统,尤其是在以AI、云计算为***的发展趋势下,随着数据规模越来越大,数据处理和应用的不断完善,也造成了对数据存储需求的日益增长。在智能驾驶领域,要实现自动驾驶,其需要的运算量和数据的存储需求量也会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同时,随着存储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更新换代,也将产生大量的需求。

从紫光集团来讲,实际上是打通了整个产业链。从存储产业链来讲,紫光会投巨资打造一条从存储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到存储产品模组器件以及控制器的研发、制造、封装、测试、销售和服务,再到存储系统的开发、制造、实施和服务的完整存储产业链条。未来产品不仅仅提供给集团内部,也会提供给国内的所有的大中小客户。

因此,紫光自己其实也是紫光存储的大客户之一,集团既有后端的服务器的产业链,也有自己的全闪存存储系统,还有集成交付的私有云,以及给大客户制定的整体解决方案。所以,紫光基本上从头到尾全打通,从芯片最原始的材料一直到客户交付的整体系统的解决方案的实施。

[[222352]]

紫光存储虽然是一家新组建的公司,但是依托于紫光集团强大的号召力和产业整合能力,我们有理由相信能够在中国的存储产业当中开出一条新路。在当前这个国际寡头的环境下,能够有一家中国企业打破格局,覆盖整个存储产业链,并将拥有大规模生产制造的能力,实属不易。

***,笔者以齐总的一句话来结束:紫光存储照亮中国存储产业的未来!

【51CTO原创稿件,合作站点转载请注明原文作者和出处为51CTO.com】

责任编辑:Barry 来源: 51CTO 存储紫光闪存

(责任编辑:时尚)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