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 >QLC重塑分布式云存储基础架构 到2025年全球数据量将增至175ZB

QLC重塑分布式云存储基础架构 到2025年全球数据量将增至175ZB

2024-06-29 07:50:35 [百科] 来源:避面尹邢网

QLC重塑分布式云存储基础架构

原创 作者: 徐杰承 存储 据IDC数据显示,塑分目前全球数据总量正在以每年50%的布式速度增长,到2025年全球数据量将增至175ZB

2022年,云存全球大数据再次进入新的储基础架加速发展时期。据IDC数据显示,塑分目前全球数据总量正在以每年50%的布式速度增长,到2025年全球数据量将增至175ZB。云存在这样的储基础架环境下,我们需要面对的塑分不仅是庞大数据量的挑战,还要确保数据拥有更高的布式可用性。

QLC重塑分布式云存储基础架构 到2025年全球数据量将增至175ZB

许多企业在其数据中心内部署了成本较低的云存机械硬盘,以支撑不断增长的储基础架存储容量需求。但在越来越多的塑分情况下,机械硬盘不仅无法满足现代工作负载对更快读取访问速度的布式需求,还会占据数据中心的云存较大面积,增加空间、电源、散热等方面的成本。

QLC重塑分布式云存储基础架构 到2025年全球数据量将增至175ZB

对此,一些企业的策略是将较慢、较笨重的机械硬盘更换为更快、更高密度的三层单元(TLC)NAND 固态硬盘。然而,三层单元(TLC)NAND固态硬盘虽然能够有效支持混合和写入繁重的工作负载,但在成本效益与容量优化方面的表现却始终不尽人意,难以满足以读取为中心的大规模数据需求。

QLC重塑分布式云存储基础架构 到2025年全球数据量将增至175ZB

为解决这一困境,脱胎于英特尔的SK海力士子公司Solidigm提供了以四层单元(QLC)NAND技术为代表的解决方案,将存储单元的信息密度增加到每单元4比特,使固态硬盘的数据容量扩展到了大于单层单元(SLC)、多层单元(MLC)和三层单元(TLC)NAND固态硬盘的水平。有效弥合了TLC固态硬盘和低成本机械盘之间的性能、容量、成本的沟壑。

目前,已经产品化的企业级QLC 3D NAND固态硬盘能够在相同空间内提供更大的容量以及卓越的高带宽、低延迟读取性能;支持现代关键业务工作负载,包括ML、AI、CDN、分析和大数据;并通过整合数据中心中的存储占用空间降低运营成本。借助QLC 3D NAND固态硬盘,无论企业还是个人用户都能从更多数据中获取更高价值,同时降低可靠技术的总体拥有成本。

10月13日晚20:00,【T·TALK】特别邀请到了Solidigm现场应用工程师王毅老师做客直播间,为广大观众介绍NAND固态硬盘的演进历程;解析QLC存储单元的特点与特性;分享一线企业QLC方案实践经验,以及对存储技术、行业及市场的发展前瞻。


欢迎大家参与10月13日,晚上20:00

【T·Talk】技术分享活动

点击视频号卡片,立即预约直播


责任编辑:徐杰承 来源: 51CTO 固态硬盘分布式云存储

(责任编辑:探索)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