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热点 >向热量宣战 松下GH5厦门工厂行背后的故事 量宣我们来到了厦门工厂

向热量宣战 松下GH5厦门工厂行背后的故事 量宣我们来到了厦门工厂

2024-06-28 15:27:39 [百科] 来源:避面尹邢网
8月1日,向热下GH厦松下徕美汇三周年之际,量宣我们来到了厦门工厂,战松去了解GH5背后的门工故事。

【PChome影像行摄频道#行业风向标#】8月1日,厂行新一期的背后松下徕美汇来到了厦门,这里也是向热下GH厦松下工厂的所在,而本期的量宣主题自然是和工厂分不开的,为我们揭开松下新一代旗舰机型GH5背后的战松故事,我们将赴松下厦门工厂参观GH5整个的门工生产制造流程。

向热量宣战 松下GH5厦门工厂行背后的故事 量宣我们来到了厦门工厂

三年前的厂行夏天,松下Lumix Media Club徕美汇携着首款具备4K视频拍摄功能的背后微型单电相机GH4成立了。而在今年4月,向热下GH厦松下又发布了全新旗舰GH5,量宣正式开启了“6K”时代。战松

向热量宣战 松下GH5厦门工厂行背后的故事 量宣我们来到了厦门工厂

什么是6K?是松下为GH5新增的6K照片功能,可以在30fps的6K连拍视频中截取约1800万像素的高分辨率照片,也就是说GH5相当于拥有几乎全像素输出下的30张/秒连拍能力(GH5的有效像素约为2000万)。

向热量宣战 松下GH5厦门工厂行背后的故事 量宣我们来到了厦门工厂

而视频方面,GH5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台可以进行4K 60P视频记录和4:2:2 10bit 4K 30p视频记录的微型单电相机,信息量相比GH4大幅增加,高达3.5倍。不仅如此,GH4广受好评的无时间限制记录的能力在GH5上也得到了完美的保留。不过也因为数据吞吐量的增加带来更大的电力消耗,使得内部发热量相应增长,散热成为了GH5不得不攻克的最大挑战。

说到散热,一般来说提升机身尺寸是必然的选择,而工厂技术人员告诉我们研发初期GH5为了保证良好且均匀的散热性需要在GH4的基础上提升35%的外形尺寸来应对。不过对于松下的研发课题来说,要保持GH4备受好评的尺寸与握持感、同时获得良好散热性能两者是同样重要的。最终的结果,经过松下研发人员的不懈努力,在增加了机身内防抖机构和1个SD卡槽、并增大HDMI端口和液晶屏的前提下,却将GH5的身形定格在了GH4的1.13倍上。宫崎隆治课长表示:“GH5专业视频的导入,就是向热量宣战!”,松下研发团队通过热模拟试验,在40度的环境下反复确认,以确保包括记录4K 60P视频在内时也能将机身温度控制在限定范围内。

那松下又是怎么做到这样的散热表现的呢?控制电力消耗就是必然的课题。多个研发团队在无缝合作下经过对系统电力进行详细分析后发现最大的问题来自于占用了三分之一电力的图像处理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松下着眼于对视频和照片进行差异化处理,就比如4K视频所需的像素约为800万,而照片所需的像素约为2000万,GH5采用的新型维纳斯引擎将用于视频的图像处理部分独立出来进行最优处理,削减处理数据量,从而降低视频录制时的耗电量。而另一方面改善电源回路的效率也是解决散热问题的途径之一,选用效率高的零件,将基板的配线变粗或变短以减少电阻,将复数的电源系统的负荷分散,从而将4K 60P视频记录时的效率提高了约10%。不仅如此,在减少发热的同时,GH5还在新型维纳斯引擎基板的上、下方都进行了散热处理,因此将热量进一步减小了12%。而要实现这一切,具备自主开发处理器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在厦门工厂的参观过程中,我们不仅了解到了GH5研发背后的故事、还看到了GH5从一个个零部件到被组装成完整相机的过程。此外,松下厦门工厂出色的品质管控、安全管理以及对细节管理的执着也让我们明白了造就GH5的不仅有极致的设计研发,更有生产环节每一细微之处的严谨。鉴于这样的优异表现,GH5上市以来获得了消费者的一致青睐,销量远超预期,不仅如此,来自欧洲和美国的权威奖项也都给予GH5高度的评价,获得了美国DP Review金奖以及欧洲的TIPA奖等奖项。

当日GH5实拍体验环节样张

除了工厂之行,此次徕美汇还举行了一场主题为“观点”的辩论赛,包括我们PChome在内、来自业内的八家权威媒体分成两队进行了“画质与便携哪个更重要”的精彩辩论,双方各抒己见,而最终大家一致认为两者的平衡(既要画质又要轻便)对于当下的消费市场来说才是更重要的,而这也是松下产品一直致力于的方向,GH5就是这样一台兼顾画质与便携的相机产品。

当日GH5实拍体验环节样张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数码影像频道:http://dc.pchome.net

数码影像俱乐部:http://dcclub.pchome.net

数码影像官方微博:http://weibo.com/pchomedcdv

车科技频道:http://outdoor.pchome.net

(责任编辑:热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