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时尚 >应用商店格局转变:豌豆荚被收购后的BAT3四足鼎立 而且在大的互联网巨头中

应用商店格局转变:豌豆荚被收购后的BAT3四足鼎立 而且在大的互联网巨头中

2024-06-30 16:20:12 [百科] 来源:避面尹邢网

  一年一度的应用游戏行业盛会2016 Chinajoy于7月28日至7月31日召开。这一次ChinaJoy迎来了新的商店收购看点。阿里移动旗下的格局两大应用分发平台(也称移动应用商店)——PP助手和豌豆荚联合出击,共同为开发者送上“2016年ChinaJoy开发者专属福利计划”。转变T足

应用商店格局转变:豌豆荚被收购后的豌豆BAT3四足鼎立

应用商店格局转变:豌豆荚被收购后的BAT3四足鼎立 而且在大的互联网巨头中

  这项福利计划包括:豌豆荚向联运游戏合作伙伴推出包括预热预约支持、线上流量、荚被vip用户支持、鼎立单点接入中长尾分发整合服务四大模块的应用服务;PP助手则向应用开发者推出阿里云云托管代金券、阿里大于通信服务礼券、商店收购iOS推广返利、格局产品免费推广、转变T足品牌传播推广等福利。豌豆

应用商店格局转变:豌豆荚被收购后的BAT3四足鼎立 而且在大的互联网巨头中

  豌豆荚联运游戏上积累的荚被优势,加上阿里内部多渠道资源的鼎立整合。阿里此招意在通过扶持开发者的应用方式提升产品的业界影响力。

应用商店格局转变:豌豆荚被收购后的BAT3四足鼎立 而且在大的互联网巨头中

  可以说,豌豆荚此番动作是其在今年7月被阿里收购后的首次公开亮相。而且此次Chinajoy,豌豆荚和PP助手所代表的阿里系是几大巨头中唯一参展的应用商店。被收购不到一个月就被阿里带出来推到ChinaJoy前沿,这背后隐藏着阿里要迅速重塑应用分发市场格局的“野心”。

  毕竟,移动互联网时代,应用分发市场是最为重要的“流量入口”,而且在大的互联网巨头中,百度和腾讯都在这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而这是阿里移动事业群唯一不在市场前三的业务,自然要迅速弥补短板。

  而现实中的应用分发市场格局变化也让阿里宽了一些心。近日据比达咨询的最新数据显示,到今年第二季度,随着阿里收购豌豆荚,移动应用分发平台格局由原来的3BT(360、百度、腾讯)变成了BAT3(百度、阿里、腾讯和360),阿里正式入局移动应用分发市场。

  1、移动应用商店市场的博弈

  移动应用商店,是整个国内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

  移动互联网主要包含四大链条:其一,智能手机终端制造商如小米、华为荣耀;其二,手机操作系统如谷歌Android、苹果IOS;其三,移动应用分发平台就是苹果的App store、谷歌的Android market和国内应用商店如pp助手、豌豆荚等;其四,各类移动APP软件。

  因为随着App的增多,通过何种途径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便捷的方式到达用户将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下一个引爆点。而移动应用商店就承担着这一角色。而且从起初的连接PC和手机的简单端口发展到拿捏着渠道入口。

  这一领域,主要分为几大类:第三方应用商店,由互联网公司开发并运营的应用商店,如豌豆荚、pp助手、360手机助手等;手机厂商应用商店,由手机厂商开发运营的手机自带应用商店;网络运营商应用商店,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等网络运营商开发运营的应用商店;系统运营商应用商店:指安卓系统自带的Google Play等应用商店。

  一直以来,第三方应用商店的用户最多。一度,国内第三方应用商店主要有几大博弈者:豌豆荚、91手机助手、pp助手、应用宝、360手机助手、安智市场等,由于移动应用分发的市场碎片化,呈现出多个品牌势均力敌。

  之后,经过几轮收购重组。国内移动应用商店主要是“3BT(360手机助手、百度手机助手包括收购的91手机助手、腾讯旗下的应用宝)”的天下。

  2015年初,阿里将PP助手正式纳入其体系,并入阿里系的PP助手增速迅猛,在保持IOS影响力的基础上,一年不到时间跻身安卓应用分发市场的行业前五,同时在移动端和电脑端形成完整的布局。

  2、从3BT到 BAT3,最大的变量出现

  前不久,豌豆荚被阿里收购,整个应用商店市场的天平开始发生倾斜。加上阿里旗下UC、阿里游戏、神马搜索等多渠道的矩阵化支持,阿里在移动应用商店的话语权随之加重。

  收购豌豆荚后,阿里在应用商店的市场份额有了大幅度提升。据比达咨询数据,2016年第一季度,安卓应用分发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是BT3、豌豆荚和PP助手。而如今豌豆荚和pp助手都隶属于阿里旗下,自然就让阿里系位居应用商店市场前四。

应用商店格局转变:豌豆荚被收购后的BAT3四足鼎立
应用商店格局转变:豌豆荚被收购后的BAT3四足鼎立

  据比达咨询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第三方应用商店用户规模达到4.51亿人,在用户平均单次运行时长方面,豌豆荚用户平均单次时长为2.9分钟排第一,PP助手和360手机助手同为2.7分钟并列第二,百度手机助手包含91手机助手以2分钟排第四。

  也就是说,出现了阿里这一大的变量,而且阿里是同时囊括了两大移动应用分发平台,在Android端和IOS端都有覆盖。

  此外,除了市场份额外,豌豆荚还具备业内最全应用游戏数据库、内容挖掘能力,以及多年累积的用户口碑和粘性,这些都增加了阿里在应用商店领域的实力。

  可以说,这也是阿里收购豌豆荚后的一大利好 ,阿里应用分发矩阵也得到了增强。豌豆荚将在一定程度上完善PP助手的移动应用用户数据库,完善用户画像,实现更为精准的分发效果,帮助优质的应用得到有效推广。

  最重要的,如今应用商店正到了一个需要“大升级”的时候,用户对APP获取渠道的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对个性化、精准化的“内容”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流量价值之上的数据价值将是这一行业的新机会。而有了阿里这个大的集团,恰恰为豌豆荚和pp助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此前,豌豆荚于行业内最早提出应用内搜索,但由于缺乏“产品矩阵支持”,未能成气候。而如今有了与阿里大数据整合和内容入口,豌豆荚将获得完善的“矩阵支持”,可将自身的优势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朝着个性化、精准化、全景式分发挺进。

  前方可期,就看具体如何来玩转了!

  结束语

  总之,无论你是否感知,国内应用分发市场的格局正在改变,BAT3四足鼎立将是很长一段时间的常态,阿里旗下的豌豆荚和PP助手未来的一点一滴都将对阿里的移动应用分发行业布局形成影响。

  而且在这场变局的背后,也透露出一丝信号:第三发移动分发平台面临同质化困局,群雄逐鹿的环境下,没有创新就会不进则退,垂直的玩家越来越难存活,洗牌在所难免。独立应用商店最终或都需要依靠一棵大树,从而转变为大集团之间的对抗。

  前方,阿里将在应用分发市场上左冲右突,而对手们也都不可小觑。一场更大规模的较量正在展开,作为观察者,还是拭目以待-。但无论如何,对于用户和我们,竞争总是一件好事。

(责任编辑:知识)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