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百科 >到2027年建成古树公园、古树乡村30个 建成管护责任书签订率达100%

到2027年建成古树公园、古树乡村30个 建成管护责任书签订率达100%

2024-06-26 05:18:52 [百科] 来源:避面尹邢网

古树名木如何保护?广州征求意见

新快报讯 记者王彤报道 近日,到年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在官网挂出了关于征求《广州市古树名木保护规划(2023—2027)》(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的建成公告,提出到2027年,古树公园古树全市建成古树公园、乡村古树乡村30个。到年

到2027年建成古树公园、古树乡村30个 建成管护责任书签订率达100%

建立健全养护复壮技术体系

到2027年建成古树公园、古树乡村30个 建成管护责任书签订率达100%

《征求意见稿》提出,建成到2027年,古树公园古树全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规范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乡村建立健全图文档案和电子信息数据库,到年保护牌安装率、建成“一树一档”落实率达100%;全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监管力度显著增强,古树公园古树建立健康动态巡查信息档案,乡村巡查率达100%,到年推动签订古树名木管护责任书,建成管护责任书签订率达100%,古树公园古树名木和五百年以上的古树视频监控覆盖率达100%;全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整体健康状况更加良好,加大保护技术攻关,建立健全养护复壮技术体系,完成100株濒危古树名木抢救复壮,养护复壮古树后续资源100株以上;全市保护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氛围更加浓厚,开展特色科普宣传活动,逐步提升公众保护意识,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自然生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活化利用,建成古树公园、古树乡村30个,带动全社会形成科学保护树木的良好氛围。

到2027年建成古树公园、古树乡村30个 建成管护责任书签订率达100%

打造古树名木智慧管理新标杆

根据《征求意见稿》,广州要以“林长制”为抓手,构建市、区、镇(街)、村(社区)四级责任体系,确定古树名木日常养护责任主体,签订古树名木日常养护责任书,落实古树名木保护责任和义务。

同时,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和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全市古树名木信息管理平台升级为智慧管理系统,实现实时监测以及信息化管理,打造古树名木智慧管理新标杆。对名木和树龄500年以上的古树加强监测预警,利用视频监控、传感器等设备,实现视频实时监控和晃动预警。

《征求意见稿》提出,将树龄在80年以上不足100年的古树后续资源纳入普查范围,依据《古树名木普查技术规范》(LY/T2738-2016)开展普查工作。到2027年,完成新增古树名木认定、登记、建档、公布、挂牌等工作,建档、挂牌率达100%。

规划要求,贯彻落实《广州市绿化条例》(2022年修订)关于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中古树名木保护的相关要求,组织编制树木保护专章,在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等“源头”阶段采取措施避让古树名木,确保全面落实原址保护。涉及古树名木迁移的情况,必须充分征求专家、公众意见,依法从严审批。

让古树名木真正“活起来”

如何让古树名木“活起来”?《征求意见稿》提出,因地制宜建设一批集保护、科普、宣传、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古树名木主题公共游憩场所,如古树公园、古树社区、古树街巷、古树村等,使古树名木融入公众日常生活,成为传承文化、寄托乡愁的载体,最大限度地激发古树名木的价值,真正让古树名木“活起来”。到2027年,全市建成古树公园、古树乡村30个。

此外,依托现有的名人故居、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民俗老街区等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结合古树名木资源,开发以“品味广州”为主题的古树名木旅游系列线路10条以上,促进古树名木活化利用,文化体验与科普宣传联动发展,提升公众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支持度和参与度。

■TIPS

意见或建议提交途径:

(截至1月19日)

1 邮寄至广州市环市东路348号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绿化管理处(邮政编码:510060);

2 电话:020-83766096;

3 电子邮箱:gzlyyllhc@gz.gov.cn;

4 网页征求意见栏。

(责任编辑:探索)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