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百科 >长治国家高新区以高能级科研平台建设集聚创新资源 国家高新只见一片繁忙景象

长治国家高新区以高能级科研平台建设集聚创新资源 国家高新只见一片繁忙景象

2024-06-28 16:34:07 [百科] 来源:避面尹邢网

    ◎本报记者 韩 荣

    1月10日,长治创新记者走进长治国家高新区,国家高新只见一片繁忙景象。区高

长治国家高新区以高能级科研平台建设集聚创新资源 国家高新只见一片繁忙景象

    在长治国家高新区一隅,科研电子高端电容新材料科技产业园项目二期卷绕车间内的平台技术员正在机器前进行卷绕操作。高新区另一边,建设集聚晶博光电高端玻璃盖板项目正加紧施工。资源

长治国家高新区以高能级科研平台建设集聚创新资源 国家高新只见一片繁忙景象

    长治国家高新区是长治创新山西省首批“科创中国”试点园区建设单位。近年来,国家高新长治国家高新区抢抓机遇,区高搭平台、科研汇资源、平台促创新,建设集聚在建立科研创新平台、资源培育科技龙头企业、长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不断发力,试点园区建设成效明显。

长治国家高新区以高能级科研平台建设集聚创新资源 国家高新只见一片繁忙景象

    吹响科技企业“集结号”

    在长治国家高新区漳泽工业园内,电子高端电容材料科技产业园项目作为高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标杆项目,正开足马力,全力推进。

    “这里将建成世界领先、从电容材料到电容终端产品全链条覆盖的电容产业基地。”电子高端电容材料科技产业园负责人介绍。

    电子高端电容材料科技产业园投资方是生产铝电解电容器全系列产品的大型企业。2022年,经过长治国家高新区招商大使和招商团队的持续深入对接,投资方先后4次到访长治国家高新区。最终,投资方决定在该区建设全链条电容产业基地。

    通过精准施策,长治国家高新区吹响科技龙头企业“集结号”。长治国家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园区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通过政策扶持、精准孵化、跟踪服务等,全面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长治国家高新区共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61家,专家评审通过47家;共有9批147家企业进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此外,长治国家高新区积极打造科技“双创”升级版,先后培育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3家,省级众创空间10家,形成了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双创培育体系。

    鼓励企业练好“内功”是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自“科创中国”试点园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长治国家高新区进一步修改完善了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制定出台科技创新专项扶持政策。区财政每年拿出不少于2000万元资金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全力推进试点园区建设工作落实。

    截至目前,长治国家高新区共建成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科研平台30余家,涌现出长治大健康产业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科研平台。

    科技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

    园区科研实力不断增强,也带动优质项目“纷至沓来”。近年来,长治国家高新区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在生物医药、信创、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进行多元化布局。

    “我们引进了百泰生物肿瘤抗体药物研发项目、中兵长智计算机软硬件国产化制造项目、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园区科技创新实力大幅提升。”长治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部部长赵明明说。

    此外,长治国家高新区从平台建设、专员服务、招才引智三方面发力,构建了优质的人才集成支持系统和精准的人才服务体系,全力构建优质人才生态。

    “通过不断完善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功能,我们集成了9类40项服务内容,全年办理人才服务事项500余件。”长治国家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治国家高新区重视人才建设,实行重点项目“一对一”人才专员服务,已经为152家企业配备人才服务专员,提供员工招聘、人才公寓、会议场地、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服务。

    据了解,长治国家高新区还与国内31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新增各类合作基地65个,为企业输送大量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长治国家高新区将进一步推广运用“科创中国”品牌,紧抓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光伏光电等重点产业,完善项目需求库,统筹人才、技术、政策等方面资源,激发园区创新创业活力。长治国家高新区将努力打造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和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创新经济体,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知识)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