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为什么我们该给豌豆荚掌声 把这个业务继续做大

为什么我们该给豌豆荚掌声 把这个业务继续做大

2024-06-30 18:13:04 [百科] 来源:避面尹邢网

为什么我们该给豌豆荚掌声

“豌豆荚”还在,代表阿里移动来到这家明星创业公司办公室的掌声UC总裁何小鹏说,豌豆荚和PP助手(iOS越狱商店起家)的豆荚品牌都将保留,并且更多在豌豆荚的掌声品牌上进行创新和思考。

为什么我们该给豌豆荚掌声 把这个业务继续做大

“王俊煜”还在,豆荚这位明星创业者、掌声豌豆荚CEO说,豆荚自己和另外两位核心管理团队成员将坚持对豌豆荚的掌声承诺,把这个业务继续做大。豆荚

为什么我们该给豌豆荚掌声 把这个业务继续做大

看起来,掌声一向来势汹汹的豆荚阿里,对豌豆荚给予了足够的掌声尊重。何小鹏忆起两年前,豆荚UC并入阿里。掌声作为公司创始人的豆荚他,从UC员工眼里看到了“激动、彷徨、兴奋和忧虑”,所以他小心地控制自己在豌豆荚办公室的言行。

为什么我们该给豌豆荚掌声 把这个业务继续做大

王俊煜则继续用最长的时间,讲述着为什么豌豆荚在中国互联网的舞台上是个独特的存在。对于即将归入阿里的应用分发业务,他说豌豆荚具备三个方面的独特价值:

  • 全面:最全面的应用数据库

  • 发现:最高质量的应用发现

  • 设计:最高标准最领先的产品设计

有意思的是,市场传言和关注的焦点是,这项业务的“价值”是2亿美元。王俊煜回应,交易的价格需要保密,但“市场上的传闻都是错的”,暗示比2亿高。不过,依生活经验——人们倾向于公开好的事情,隐藏坏的事情——价格一定不会太高。具体是多少,恐怕谜底一时半会儿难以揭开。相比价格,我们更关心豌豆荚为什么要卖,以及阿里为什么要买。

谁更需要谁?

为什么我们该给豌豆荚掌声

何小鹏和王俊煜在发布会现场 / 阿里移动供图

其实答案都不难。

如果说豌豆荚犯过最大的错误是什么的话,对于应用商店发展趋势的“错误判断”,应该能拿到最高的票数。现实很残酷,当手机厂商们纷纷花大力气建设自己的应用商店,第三方应用商店的生存空间逐渐被挤压。除非……除非你是拥有资源(直白点就是流量嘛)的巨头,比如腾讯应用宝、百度手机助手、360手机助手。这三家就是目前的“第三方应用商店”前三甲,豌豆荚名列第四,但整个“第三方应用商店”的份额已经低于手机厂商们的自建应用商店。

如果再找一家拥有资源,但应用分发业务没花大力气的巨头,好像也只剩下阿里巴巴。况且,阿里巴巴还有一个 YunOS 业务,对于应用商店也有较强的需求。

把答案美化一下,就是阿里巴巴和豌豆荚的新闻稿了。他们说,移动应用分发行业目前处在碎片化竞争状态,迫切需要渠道的优势,“移动应用商店未来可以和其他文化娱乐产品一起形成产品矩阵化……”讲真,听到“产品矩阵化”,很多用户心里一颤,但愿不是又一个“百度全家桶”的出现。

很多人判断,应用分发行业其实已经基本定型,没什么意思了,甚至正在消亡。但阿里和豌豆荚不这么看,他们觉得“用户对app的直接搜索需求逐渐转变为对内容的需求”,所以更需要产品矩阵化。恩,听不懂就对了。但你应该看到各家视频网站的应用,在应用商店里的描述非常默契地变成“产品名+热门节目名”,比如此刻优酷在 App Store 中的描述是“优酷视频——仙剑云之凡、极限挑战2、喜剧者联盟全网独播”……

十亿美金的教训?

为什么我们该给豌豆荚掌声

王俊煜在2013年9月视频搜索发布会上 / 豌豆荚供图

消息传出后,媒体报道最多的点,是豌豆荚错过了3年前以超过15亿美金(传言)的价格卖身的机会,如今只剩下2亿美金(传言),所以这是一个价值10亿美金的教训。

这种观点认为,三年前,豌豆荚就应该意识到,作为第三方应用商店,没有来自巨头的“资源”支持,是不可能独立发展、与巨头抗衡的,应该早点儿卖个更好的价格。

这种观点或许是对的。但这种观点所鼓励的价值观,却不是这个行业应该推崇的。鼓励创造,就要对“失败”更加宽容,可以说这是我们文化中最欠缺的部分。

在外界看来,豌豆荚最值钱的业务是“应用分发”,但这并不是豌豆荚一开始就规划好的,而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找到的。2011年初在ChinaMode活动上见到王俊煜的时候,他们就说想让用户手机里塞满他们想要的东西。2014年获得软银领投的1.2亿美金B轮时候,王俊煜讲给孙正义的“故事”,也是移动内容搜索。只不过,他们这项业务没做成。人们眼中的豌豆荚始终是应用商店,没那么多人在豌豆荚上搜索视频、音乐、电子书。

现在,移动应用分发的业务并入阿里。豌豆荚还在继续寻找他们的下一站,豌豆荚一览(Smart锁屏、通知清理)、开眼以及SnapTube等产品均在今年年初成为独立的公司运作,这些公司和产品不会并入阿里。现在看起来,他们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应用,但就像当年的豌豆荚手机精灵一样,雷锋网接触的豌豆荚员工相信,只要能带来用户价值,就总有机会带来商业价值。

我们该给豌豆荚一些掌声。因为他们没有过早地屈服于被巨头拿下的宿命,他们曾向自己的目标发起过冲击,而且产品理念获得广泛认同和巨头的尊重。这才是中国的年轻人该做的事,是10亿美金买不到的时代精神。 

题图来源:雷锋网作者拍摄于7月5日活动现场,豌豆荚办公室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责任编辑:时尚)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