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 >学校教师如何设计与实施“双减”政策 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作业表现

学校教师如何设计与实施“双减”政策 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作业表现

2024-06-28 15:01:30 [百科] 来源:避面尹邢网

课程改革是双减涉及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学校心素教材、教师计实教学、何设作业、施政评价等方面的策核系统工程。作业作为占据学生大量课余时间的养导学习任务,对学生学业质量、作业诊断改进教学、双减家校关系、学校心素学生素养发展等至关重要。教师计实学校教师如何设计与实施体现核心素养导向的何设作业,不仅是施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颁布后的难点所在,也是策核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所在。

凸显作业培养核心素养的养导价值

学校教师如何设计与实施“双减”政策 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作业表现

作业过程,实际上是从有教师指导的课堂教学,过渡到没有教师指导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元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复原力、自控力、专注力、时间管理等素养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因此,作业是培养学生相关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不能仅仅窄化为知识技能的巩固。作业不仅具有培养学生相关核心素养的功能,也具有评价诊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价值。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作业表现,诊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并给予跟进指导。

学校教师如何设计与实施“双减”政策 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作业表现

有些作业同时具有发展核心素养与评价诊断素养的双重功能。比如,阅读类作业、预习类作业、长周期作业、跨学科类作业等,本身既可以作为发展核心素养的学习任务,也可以作为测量学生核心素养表现的评价任务。

学校教师如何设计与实施“双减”政策 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作业表现

重视单元作业整体设计与实施

以单元为单位整体设计作业,有助于避免以课时为单位的零散、孤立、割裂等问题,更加有助于知识的结构化、问题解决的综合化,有助于核心素养的落实。

首先,要设计体现核心素养要求的单元作业目标,切忌碎片化的知识点罗列。其次,要基于单元作业目标,结合课时安排,通过选编、改编和创编等方式整体设计该单元所有作业。单元作业设计需要关注科学性、作业类型、作业难度、作业时间、作业结构等关键要素。再其次,确保相关作业题的设计体现情境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征。

强调高质量基础性作业的建构

“双减”政策中明确提出:“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

何为“基础”?“基础”的内涵需要与时俱进。基础主要是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基本概念、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等,新时代的“基础”不能仅仅窄化为基本知识与技能。各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要求、内容要求、学业质量等都是新时代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因此,基础性作业主要是指基于课程标准、体现核心素养导向、面向全体学生的共性要求作业。高质量学科基础性作业是确保课程标准要求达成的前提与保障。

高质量的学科基础性作业,不仅需要必要的日常性抄写背诵类作业,也需要体现核心素养要求的书面练习,还需要一定数量比例的跨学科作业、长周期作业、综合实践类作业等,但跨学科、长周期的作业类型要适量、适度和有效,不能流于形式和走过场。学科基础性作业应有助于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各种类型作业的结构化组合。

确保作业设计与作业实施并重

作业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分析、作业讲评、作业辅导等各个实施环节相互配合,共同作用,才能发挥最佳的作业效果。

高质量的作业设计是基本前提,但如果只是设计了很好的作业,教师没有认真批改,也没有认真分析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和可能存在的原因,更没有通过作业讲评辅导去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没有进行跟进辅导,再好的作业设计也无法发挥真正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从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批改、统计分析、讲评辅导等方面齐抓共管,这样才能确保产生好的作业效果。

作者 王月芬 系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百科)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