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热点 >虚拟购物Buy+落地淘宝造物节 电商新模式正在崛起 日前终于落地并引发围观

虚拟购物Buy+落地淘宝造物节 电商新模式正在崛起 日前终于落地并引发围观

2024-06-29 06:56:34 [百科] 来源:避面尹邢网

  四个月前刷爆朋友圈的虚拟新模阿里Buy+概念视频,日前终于落地并引发围观。购物上海举办的地淘电商淘宝首场超大规模线下活动“淘宝造物节”,Buy+展台平均排队时间超过两小时,宝造很多人都想一睹淘宝的物节VR是怎么玩的。

  而除了瞧热闹的式正人,也有不少商家跻身其中。崛起“之前在网上看到‘淘宝造物节’的虚拟新模宣传,所以就过来看看了,购物看有没有什么商机。地淘电商”来自浙江的宝造一名镜片制造商表示。

虚拟购物Buy+落地淘宝造物节 电商新模式正在崛起 日前终于落地并引发围观

虚拟购物Buy+落地淘宝造物节 电商新模式正在崛起

虚拟购物Buy+落地淘宝造物节 电商新模式正在崛起 日前终于落地并引发围观

  马云曾比较过阿里和谷歌的物节不同:谷歌是不断拓展技术边界,阿里是式正不断利用技术去拓展市场边界。Buy+应用的崛起展示,最大意义不在于提供一种新鲜的虚拟新模技术体验,而是敞开了一种新的电子商务模式。

虚拟购物Buy+落地淘宝造物节 电商新模式正在崛起 日前终于落地并引发围观

  尚处于襁褓中的Buy+,给我们送来了什么信号?让我们先去对Buy+一探究竟。

  襁褓中的Buy+

  现身上海的Buy+应用,是今年三月阿里刚刚成立的Gnome Magic Lab实验室交出的第一份答卷。GM Lab表现了阿里在开发新技术上的雄心,而当下最热门的VR技术,成为GM Lab首当其冲的战略方向。VR被广泛认为是继电脑、手机之后的下一代网络终端。阿里占据了这个技术制高点,也就占据了下一代电子商务的制高点。

  Buy+眼下推出了女包和内衣两个品类。阿里给体验者选配的头盔是HTC Vive,属于现有VR设备里面的高端产品。戴上头盔,就进入了3D建模技术搭建的虚拟商店。Buy+采用“瞬移”功能,让体验者在虚拟商店里行走。拿起手柄,便可以像在实体店里一样360度察看商品,尝试更换款式和颜色,甚至还可以拉开包包的拉链。

  在内衣品类下,有维密天使模特展示内衣穿着效果,还有真人全景360度的“买家秀”视频,并且还可以与导购“小雨”交流。“小雨”并非机器人,而是远在杭州的工作人员。

  体验者在手柄的帮助下,还可以点击菜单,查看商品详情,设置款式、颜色等等,还可以点击查看“买家秀”视频,邀请维密天使进行试穿等等。Buy+的手柄因而聚合了两种功能:传统线下购物中顾客查看商品的手,以及线上购物中用户手里的鼠标。这正是消费场景线上线下融合的基础。

  另外Buy+还设置了社交功能,浏览同一商品的用户可以相互交流。无论是一起“逛街”的好友还是对同一商品感兴趣的陌生人,都可以进行互动,这也是对线上线下场景的一个聚合模拟。

  VR头显的常见问题是眩晕,在这方面HTC Vive表现不错,二十分钟体验没有出现问题。但是话讲回来,HTC Vive的售价不是一般消费者能够负担的,这也对Buy+的推广构成了挑战。另外,Buy+概念视频中提到的“五感模拟”这次并没有落地,用户体验主要局限于视觉层面。

  Buy+计划中还有另一个核心概念“造物神计划”,准备利用TOMS三维建模技术帮助数百万商家的数十亿件商品快速建模,共建VR购物生态系统,而这次Buy+仅仅推出了两个品类。GM Lab负责人袁岳峰说阿里不可能自己去完成这个工作,而是坚持做平台,推动商家和开发者合作共建。眼下商品的三维还原成本仍然很高,淘宝准备采用渐进、折中的方式推进,首选还原成本较低的品类先期试水。

  袁岳峰说:“现场可以看到Buy+试水了两个类目(一个是箱包,一个是内衣),实际上这两个类目可以作为一个通用的解决方案,给所有的品类类型提供解决方案。对于家居、旅行等特殊的类目,我们会单独做尝试。”

  下一代的电商场景

  作为新兴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本身也走到了模式的瓶颈。

  固有的电子商务模式下,商家只能依靠关键词搜索被发现,排名靠前的商家才有机会吸引消费者的关注。这种线性的展示模式,使商家之间围绕流量的竞争极为惨烈。为了获取流量,刷单之风盛行,交易数据被严重淆乱,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伤害了公平竞争。很多电商平台竟然以官方的身份参与刷单,破坏了整个电子商务市场的生态。

  穷则变,变则通,而万变不离其宗。电子商务的变革方向,是要带给消费者更好的消费体验。电子商务之所以能蓬勃发展,是因为它与线下购物模式相比有很多优点,而其中最大的优点就是信息交流的便捷。但是线下购物模式的很多固有特点,在早期电子商务活动中也被舍弃,比如对商品的即时接触,比如购物过程随附的社交性,比如购物的文化体验等等。

  电子商务的下一步,就是要将这些被舍弃的东西加以复原,让消费者在线上购物的时候,获得很多只有在线下购物时才能享受的体验:可以实地触摸商品,可以试用,可以与好友围绕商品进行交流,可以把买东西当作一种休闲娱乐而非单纯为买而买。下一代的电子商务是场景化,社群化,IP化的,这也是Buy+的使命所在。

  平心而论,这次Buy+应用的落地,实现了三月份Buy+视频所展示的大部分功能,比如货品三维呈现和360度观看,瞬移走动,抓取商品,打开商品等等。但是也仍然有很多功能没有实现,比如手势操控,虚拟试衣等等。但是袁岳峰表示,这些功能在技术上完全没有问题,问题只是成本。“我们是基于现有的设备、现有的硬件条件做出一版用户直接可以体验的产品。”他说。

  至于商家的成本这一方面,阿里会发挥平台优势,帮助商家以更低的成本搭建3D店铺。“比如五块钱建一个模,商家能因此多卖出200件商品,那成本根本不是问题。”

  VR产业链的瓶颈目前还是在硬件,在这一方面,阿里已经在帮助一些商家孵化和分发设备。“先期,在商家的设备和技术升级的过程中,阿里会做一些支持上的倾斜;而升级一旦完成,也就意味着VR购物的内容制作成本和现有的内容制作成本差不多持平。对商家来说,就不会存在任何问题。”袁岳峰说。

  在6月30号的“淘宝购物节”发布会上,阿里移动平台资深总监庄卓然也透露:“阿里在VR/AR领域的战略布局可以总结为三句话,即硬件升级、体验升级和媒体升级”。“GM Lab的使命就是整合研发、市场和生态的力量让内容产生更便利、门槛更低,加速VR/AR战略落地。”

  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全球顶尖的AR技术公司Magic Leap首席营销官Brian Wallace也来参加了造物节。Magic Leap致力于开发视觉图像和真实世界的融合技术,今年阿里巴巴刚刚领投其7.94亿美元融资,阿里集团董事局执行副主席蔡崇信也加入了它的董事会。三星、微软、Sixense等众多VR厂商也都展示了最新的技术。

  “风起于青萍之末”。Buy+尚不能真正吸引剁手一族疯狂“败家”,但已将下一代电子商务的基本理念表现得淋漓尽致。Buy+后面隐藏着阿里的VR布局,而VR后面,是阿里重塑电子商务生态的决心。

(责任编辑:百科)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